体谈 | 华裔精英二代,为何能横扫美国体育界?
(资料图)
体谈 | 华裔精英二代,为何能横扫美国体育界?
20岁华裔高尔夫天才少女张斯洋,成为72年以来第一个职业生涯首秀就赢得LPGA冠军的选手,媒体甚至将其赞誉为 “女版伍兹”。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华裔明星闪耀美国体坛,而且集中出现在一些传统认知的“贵族项目”上:从高尔夫的张斯洋、网球的刘婧文,再到花样滑冰的陈巍、周知方莫不如此。
为什么美国新一代体育明星会井喷般涌现大量华裔面孔,而且所涉及竞技项目大多数都很高端,都很烧钱?这个疑问萦绕在大多数体育迷心中。
有报道显示,美国的华裔人口已经超过了500万,华裔家庭平均收入领先大多数在美其他族裔,如今不少华裔运动员的父母都来自精英阶层,至少也是中产之家,他们有着开明的教育理念,鼓励孩子多元化发展,对孩子的体育兴趣循循善诱,并愿意为此持续投入金钱。
此外,美式的教育氛围非常注重体育对积极国民性的促进与塑造,《美国的精神文化》作者威廉-迪安甚至表示:“英国人是在伊顿板球场赢得滑铁卢战役的,美国人是靠常春藤橄榄球联盟拿下二战胜果的。”体育运动在美国大学里是重要的加分项,很多名校会考察学生是否参加过体育项目的专业队,比赛是否获奖,是否担任体育队的队长等。故而华裔精英阶层在为子女做人生规划的时候,当然不会忽视体育的作用。
随着张斯洋在赛场取得巨大成功,有外国媒体披露,张斯洋的父亲张海宾2000年从沈阳移民美国,在耶鲁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在彭博社担任金融软件开发人员,后来更是在金融圈子混得风生水起,成为著名的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高级副总裁。在发现女儿的高尔夫天赋、并预见到她可能成为超级明星的时候,张海宾毅然辞职,全职陪伴女儿打球。张斯洋正是在家庭的呵护引导下,在学业和高球赛场取得双丰收,除了球场得意,她也是斯坦福大学的风云人物,某种程度上不禁让人联想到了同样风头无两的谷爱凌。
有媒体总结过美国花样滑冰运动华裔名将占据半壁江山的现象,得益于华裔富足的移民家庭背景,毫不吝啬的教育投入,融入美国社会的强烈愿望,攀升社会阶层的实际需求……花滑冬奥会冠军陈巍父亲陈志东是美国医学专家,他自己也是耶鲁大学高材生;另一位花滑名将周知方父母都毕业于清华计算机系,他本人就读于布朗大学。网球华裔名将刘婧文同样出生在高知家庭,父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母亲来自复旦大学。
有意思的是,华裔精英家庭通常会引导子女从事适合黄种人的技巧类竞技,并且懂得迎合美国社会的喜好。所以“张斯洋们”通常都是在高尔夫、花样滑冰、体操、网球等项目脱颖而出,而橄榄球、搏击、田径等比较拼身体素质的竞技,乒乓球、羽毛球等美国冷门项目,一般不会是他们的首选。
所谓“寒门出贵子”的经验之谈,在美国华裔体育圈子是无效的,恰恰相反,地位、财力、人脉,眼界是培养体坛明星的重要保障,寒门是无法走出张斯洋、陈巍的!——根据最新版《中国新中产阶层白皮书》,我国已有3320万户家庭步入中产,这也意味着有很多的孩子不必像从前一样只把从事竞技体育作为未来的唯一出路。曾经培养世界冠军的方式依然可以发挥作用和价值,但想要诞生全新的体育全民偶像,其难度不言而喻,就拿本届法网取得突破的网球才俊张之臻来说,他的父亲坦言培养儿子耗费了2000万元,这岂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